教育的繁荣发展,教师是核心力量。为了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蓄力新学年。
8月26日-27日,兴华幼儿园(集团)、学前教育第三创优联盟组织了全体教师培训活动。
集团、联盟幼儿园约320名教师参加学习,
省、市、区焦艳名园长工作室各成员及其团队在线上参与了此次培训活动。
培训伊始,深圳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兴华幼儿园(集团)总园长、
学前教育第三创优联盟核心园焦艳园长做了重要讲话:她对深圳市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
会讲师团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他们为集团、联盟量身定制了此次培训课程;
对老师们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认真学习,把握每一次提升自我的机遇,不断追求专业上的精进;二是要勤于反思,
结合实践将讲座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三是落于实践,将学习转化为教学动力,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以实现教育的深度融合。最后,焦园长呼吁各位老师携手努力,
共同为实现办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这一崇高使命而不懈奋斗,以满腔的热情和专业的执着,
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培训现场精彩回顾
▼▼▼
《党建引领 筑牢教师职业底线》
主讲专家:孙晓昕
深圳市学前教育学会学前专业委员会理事、
深圳市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讲师团讲师、
深圳市坪山区第一幼教集团总园长
师德师风是教师不可逾越的底线,
党的二十大精神着重强调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要求不断巩固教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孙晓昕园长深刻而生动地阐述了师德师风的核心价值,
强调师德不仅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遵守的规范与必备品质,更是调整教师与同事、
学生、学校管理者、家长及社会各界关系的准则,体现了教师行业独特的道德要求,
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为此,她引领全体教师共学
《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旨在促使教师深谙职业行为标准,强化责任感、使命感与荣誉感,
助力教师规范职业行为,明晰师德底线。
如何提升教师的师德呢?孙园长掷地有声地提出“师者当博学厚德”。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和道德的引领者,肩上承载着博学与厚德的双重使命。
应不断充实自己,涉猎广泛,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开阔视野,以适应教育的多样性和时代的发展洪流。
同时老师也应以高尚的情操和正直的行为,成为幼儿心中的榜样,
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如何开展正面管教》
主讲专家:马萍
“翠北·微光”家庭教育合伙人讲师团团长、深圳市罗湖区家庭教育家长讲师、
深圳市罗湖区阳光家长学校讲师、国际认证正面管教讲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正面管教强调尊重、合作和解决问题,通过启发、鼓励、
连接等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律、责任感和社会技能,是一种积极、
有效的育儿方法。马老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孩子过程中遭遇的种种挑战,
如孩子说谎、打架、固执等行为问题,并进一步引导我们思考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策略,
培养儿童的自信心、独立性和自我约束力等宝贵品质。
正面管教的核心在于“和善而坚定”,
通过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尊重情形的“三个尊重”原则,
以及有效沟通工具,如正面语言、有限的选择和鼓励与表扬,来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此外,马老师还介绍了如何通过共情句式和“我句式”来表达和处理情绪,
以及如何通过情绪安全圈来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情绪环境。
不仅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正面管教知识和技巧,
更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马老师的讲授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正面管教知识和技巧,
更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一日生活的组织与安排》
主讲专家:王岚
深圳市省一级幼儿园、优质特色示范园教学园长、
深圳市名师、深圳市优秀班主任、深圳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讲师
良好的一日生活组织与实施,不仅对幼儿园各种活动的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还有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如何有序、流畅地
组织幼儿一日生活?这无疑是老师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王园长提出一日生活的组织需依据幼儿年龄特点,确保活动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并存,
同时注重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的结合,以减少消极等待现象,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此外,她还分享了正确处理一日活动中分散与集中、
室内与室外、动态与静态等多个关系的关键策略,
如处理好分散与集中的关系幼儿园应增加分散的独立或平行活动,减少不必要的集中活动次数,
缩短集中活动时间,以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等。
王园长的分享促使老师们对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提高了组织管理的效率。
《游戏观察与解读》
主讲专家:陈秋云
深圳市罗湖区启智幼教集团总园长、罗湖区第八届人大代表、
深圳市督学、广东省强师工程授课教师
游戏观察与解读能力是幼儿园教师重要专业能力之一。
本次培训中,陈园长为我们分享了了自主游戏中“察”的三维视角:观察、觉察与洞察。
观察,是这一过程的起点,它指看到游戏的基本现象,捕捉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的外在表现,
是信息获取的第一步。觉察,则要求我们超越表面,感知游戏的内在本质。
不仅仅是对孩子们行为的观察,
更是对他们情感、心理状态的全面感知,是对孩子们个性和需求的深刻理解。
洞察,是在观察和觉察的基础上,实现的一次认知飞跃。它让我们领悟到游戏的发展规律,
理解孩子们在游戏中的成长轨迹和潜在可能性。
从观察到觉察,再到洞察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的深化和升华,
更是一个从表面到深层、从现象到本质、从当下到未来的认知递进。
它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以实现对幼儿更全面的理解。
在教育实践中,三维观察的应用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
它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更有效地支持和引导他们的成长,从而在幼儿教育的道路上,
实现更高质量的教学和更深层次的教育影响。
《课程故事的撰写》
主讲专家:李楠楠
清秀幼教集团教育教学部教研组长,
深耕学前教育领域8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课程故事不仅能传播和促进园本课程发展,更是助推教师"三观"转变,
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和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但现实中,
老师们撰写课程故事存在诸多问题如缘起突兀,故事的开端没有合理的解释、
整体框架缺乏逻辑性,活动罗列没有经过价值筛选、活动之间缺少平滑的过渡,
没有清晰的前因后果关系等。针对上述问题,
李老师通过案例详细地分享了课程故事编写的六种逻辑帮助掌握课程故事的撰写框架,
提升撰写课程故事能力,学会如何通过撰写课程故事来反思和提升教学质量。
课程故事编写的六种逻辑主要有:
第一,事情发展变化顺序:按照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来组织故事;
第二,幼儿认知发展逻辑: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阶段来安排故事内容。
第三,探究对象难易逻辑:根据探究对象的难易程度来调整故事的深度和复杂性;
第四,幼儿情感发展逻辑:包括幼儿兴趣在内的情感发展顺序,
确保故事能够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
第五,时间先后顺序:按照时间的先后来组织故事,反映幼儿认知发展的进程。
第六,空间变化顺序:根据空间的变化来安排故事,展示不同环境下的学习和体验。
《家长沟通技巧与方法》
主讲专家:黄小花
深圳市学前教育第二轮“苗圃工程”骨干园长、
龙岗区学前教育第二轮“优才培养工程”骨干园长、
龙岗区“优才培养工程”名教师、龙岗区“先进教育工作者”
作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其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
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履行职责,还能够提升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成就感。
黄园长首先详细分享了网络沟通、接送交流、纸质交流、家长委员会、
家长活动等常见的家园沟通方式及相对应的方法,如网络沟通方式要求及时回复、
教师要控制好情绪、重要的事情电话沟通等。
除此之外,黄园长还提出了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应遵循的“三宜三不宜”原则,
为老师们提供了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技巧,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家园关系。
第一,委婉柔和、不宜直接生硬:在沟通时,教师应使用委婉柔和的语气,
这样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让家长接受,避免产生反感或排斥;
第二,宜少而精准,不宜面面俱到:教师与家长交流时应该集中于孩子的一个主要问题或不足,
避免信息过载。第三,宜多加指导,
不宜简单陈述: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可能需要指导和帮助。
教师在沟通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的具体指导和建议。
培训活动结尾,兴华幼儿园(集团)、第三创优联盟常务副园长
张园长对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学习热情给予了高度肯定。
她强调,我们所学的知识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转化为实际教学中的具体行动,
积极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理念的践行者。
最后,张园长呼吁我们携手并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满腔的热情和专业的执着,
以教育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孩子们的成长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在两天的培训中,教师们不仅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还积极参与了互动交流,
学习氛围浓厚。本次培训活动得到了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培训不仅增长了知识,
拓宽了视野,还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更重要的是,培训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让大家更加坚定了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此次培训不仅是对教师们专业素养的一次全面提升,
也是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及第三创优联盟深化教育改革、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更多优秀的幼儿教师,
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图|罗诗琦
文|凌晓楠
审核|焦艳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